名表之瞬跳與慢跳
[導讀]偶爾會聽到“某一款萬年歷表是瞬跳型,所以價位高了很多”,與它相對的是慢跳型,瞬跳的技術層次比較高嗎?為什么廠商會強調歷象是瞬跳型、卻不會特別說它是慢跳型呢?
歐米茄OMEGA-碟飛系列
歷象功能——舜跳與慢跳
偶爾會聽到“”某一款萬年歷表是瞬跳型,所以價位高了很多”,與它相對的是慢跳型,瞬跳的技術層次比較高嗎?為什么廠商會強調歷象是瞬跳型、卻不會特別說它是慢跳型呢?
在機械表功能突飛猛進之前,“瞬跳”及“慢跳”是最常出現在表友之間的話題,一來因為它把最常見的歷象依動作方式分類,二來也因為它經常是導致機械表故障的“主要疑犯”,因此最具有話題性,愛表人不可不知瞬跳與慢跳的差別。
一般所說的瞬跳或慢跳多半是說歷象功能,所以最常見的多半是指日歷,星期,但年歷或萬年歷功能里的月份、閏年或是四碼年歷就很少采用瞬跳功能。它們都可以用視窗或是指針指示,各種歷象的結構差異很大,但零件及工作原則沒有太大的差異,指示形式大多數是視窗式的,也有指針式的。為了簡化,這里只討論日歷。
舜跳的含義
所謂瞬跳,是指跳日期的動作在一瞬間完成,這種動作方式幾乎是現代表最常見的方式,但它其實經過很長時間的演進,而且是因為ETA的28 XX系列通用機芯普及,所以才成為市場主流;而成為主流的原因,應該是因為瑞士表里采用ETA機芯的比例實在太高。它在一瞬間跳日,所以看起來利落精確,但對表的動力跟精確度來說卻有不好的影響,因為它必須壓編簧片,累積動力在瞬間撥動日期環,發條盒在換日前還是可能耗用大量彈力,讓擺輪扭力降低;發條盒原本彈力所剩無幾之時,表還可能在換日前停擺。
慢跳的含義
慢跳是與瞬跳相對的,其實各家慢跳結構也不盡相同,有一種類似馬耳他十字的指板慢跳結構,以小時輪連動指板,緩慢地推動日期環,換日從開始到結束可能需要幾個小時,但好處是不易損壞,也不耗動力,只是看起來不夠清爽;甚至有人認為它可能在換日時讓人搞不清楚日期,這當然也是缺點之一。大量使用這種日期窗結構的,就像是SEIKO精工表。
另有一種“可以快調日期的慢跳型”也采用簧片,大約需要五六分鐘才會換完日期:現代表以OMEGA歐米茄采用最多;這類型日期窗在1960年代產品上相當常見,日期可以快調,換日不需要幾個小時,但毛病不少,在換日前后反相調整時分針,日期盤會整組罷工:最讓人害怕的是,萬年歷表上最常采用的都是類似結構,這也就是很多萬年歷表廠商鄭重告誡客戶要養成“晚上九點到清晨三點不調整時間”習慣的原因。瞬跳與慢跳無關乎制表科技先進與否、或是表的品質,它只是制表師設計時的取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