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買表的萌新,不注意這幾點很容易被宰!
雙十二來了,你有沒有打算買表呢?
隨著奢侈品市場的不斷擴大,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選擇高端腕表展現自己的生活品質,又或者是將腕表當作飾品。但對于沒有經驗的新手小白來說,買到一塊合適自己的腕表可謂是既曲折又尷尬。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買表都需要多加注意,別當冤大頭,以下六個細節,一個都不能忽視。
保卡
第一時間打開表盒,除了要看里面有沒有表以外,還需要看“保卡”在不在。保卡一般是一張硬卡片,不要以為是品牌的小廣告就把它丟掉了。有了它,你就可以知道這塊表是你的還是隔壁老王的,為什么?
一張保卡對應的是一塊手表,你可以通過保卡查驗手表的真偽,以及作為免費保修的唯一憑證,它還會影響二手手表回收的價格。如果不小心弄丟了,補辦手續可是非非非非常麻煩,請你好好保管!
關于保卡,還有以下兩種情況需要注意:
\ 有發票無保卡 \
通常大部分人會以為只要保留了發票,就可以當作手表保修的憑證,其實不是。發票只能當作手表的銷售憑證,官方售后維修點只認保卡不認發票,沒有保卡就不能享受保修服務。
\ 有保卡信息錯 \
有的時候由于工作人員的失誤或其它原因,保卡的信息登記錯誤,導致無法憑卡保修。所以我們除了要注意有無保卡以外,還要注意保卡上的信息和手表編碼是否一致,以及登記日期是否正確。
像現在萬國、積家、歐米茄、沛納海等腕表品牌都開始宣布延長質保年限,擁有保卡,你就可以享受更長的質保服務,畢竟修一次表可不是幾十、幾百塊就能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越貴的手表,費用越高,一張保卡能讓你省下不少錢。
外觀
看完保卡之后,我們再來檢測一下手表的外觀。
從表殼、表鏡、表盤、表冠和表帶這幾個部分開始入手,主要是檢查外觀上有沒有劃痕和使用過的痕跡,表盤上的指針是否安裝正確,日歷卡位是否準確,表帶是否緊實,表盤里有沒有有漂洋過海來看你的瑞士灰等等。
商家為了避免運輸途中的刮蹭、摩擦,通常會在新表上覆蓋一層塑料膜。但撕膜后對退換貨會比較麻煩。檢查時最好是當著快遞小哥或專柜工作人員的面進行檢查,減少糾紛。
走時
機械表存在誤差是正常現象,不要以為它走得不準就是質量不好、是假貨。在手表收到貨的當天,你可以開始記錄一周的走時誤差,看是不是都處在一個正常的范圍之內。
關于誤差:普通機械表允許的誤差在±30秒/天,擁有天文臺認證的手表誤差在-4~+6秒/天,擁有QF認證的手表誤差在0~+5秒/天,擁有百達翡麗印記的手表誤差在-3~+2秒/天。除此之外,還有歐米茄至臻天文臺、積家1000小時等等標準...
這也意味著會更貴
雖然用機械表讀時還不如手機,但精準也不能作為衡量手表價值的唯一標準。如果你對手表的精準度要求比較高,建議選擇石英表或者電子表更為妥當。
功能
除了檢查走時誤差以外,還需要檢查手表的功能是否完善,例如夜光、月相、日期、計時這些功能是否正常運作。
計時碼表可以開啟計時功能測試一下計時效果,指針準確指向12點鐘刻度。日歷是否能在晚上順利跳轉,如果是在中午開始跳轉,不用擔心,手表 “日夜顛倒了”,時針轉一圈即可。
保養
保養期限其實沒有特別固定在某個時間段內,一般來說3~5年是比較普遍的標準,自己的手表需不需要保養是可以從走時上感受出來的。
因為并不是每一塊手表都是你購買當年生產的,也許它是已經放置了一到兩年的老款,等你再戴一兩年之后,其實它已經有四年的歷史了。當你感受到誤差開始增大,除了檢查受磁、磕碰外,就意味著機芯內部的潤滑油已經逐漸干涸,需要進行保養維護了。
如果可以,最好咨詢一下手表的到庫時間,自己要清楚保養期限。
真偽
鑒定真偽基本上是每塊腕表的必要需求,畢竟我花了這多錢買了個假貨,那可就肉疼。不過現在造假手段層出不窮,已經很少能夠光從圖片上就能鑒定真偽了,對于小白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買表之前,先看看官方網站的報價,或者其它專業網站上查詢一下公價,看價格是否相差太多。還有一些不用看都是假的,比如帶陀飛輪的勞力土,2000塊的卞地亞等等,這些想都不用想了。
邊有咁大只蛤乸隨街跳,天上不會掉餡餅,小便宜貪不得。
▲ 假
小編就曾經見過一塊“真芯假殼”的百達翡麗。假表販子將回收的老款PP機芯拆除,安裝到嶄新的假殼后,身價瞬間提高20萬。這種表要鑒定真假就需要找專業的師傅開蓋查驗,普通人沒有專業的工具檢查,很容易上當。
▲ 假
為了減少上述的麻煩,線上買表時,可以選擇規模大、具有授權資質、正規可靠的商家。
線下買表可以在品牌的官方網站查詢旗艦店或選擇知名度較高的表行,確認好地址后再到店購買,避免遇到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
本文來源自萬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