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戴舊了會更好看?
幾年前,我曾看過一個有趣的問題:郭敬明的《小時代》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寫的都是富貴人家紙醉金迷的生活,為什么郭的小說人物就像暴發戶式的土豪,紅樓夢卻讓人感受到端莊高雅的貴氣?
先不說原因,大家先來看一段郭敬明的《小時代》片段,再來看一段《紅樓夢》的片段。
先看《小時代》是怎么寫的:
1. “一個兩歲的小孩,需要的僅僅是一條溫暖的愛馬仕毛毯,然后再塞一個LV的錢包到他手里,就行了。實在不行,你再給他掛上一條梵克雅寶的項鏈,噴一點嬌蘭的帝王之水,這兩管猛藥一下去,就算是孟姜女投胎,他也立刻閉嘴不哭。”
2. “我說,我餓了。”于是她從剛買的巨大PRADA拎包里拿出一個用高級環保紙包裝好的煙熏槍魚三明治,包裝紙上面全都是法文。
再看《紅樓夢》是怎么寫的:
1. (林黛玉初進賈府,看到的是)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
2. (薛寶釵的穿戴)頭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兒,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來不覺奢華。
二者一對比,區別就很明顯。郭敬明的文字,基本是在炫耀名牌的LOGO和名字;而紅樓夢中對穿著及陳設的描述,卻大量使用“半舊”之類的字眼。
這當然不是因為紅樓夢主角們窮酸,只能穿舊衣服,而是因為真正的世家大族都十分注重傳承,喜歡使用祖輩用過的舊物好物。而新晉的富貴階層,往往喜歡堆簇嶄新的大LOGO以標榜身份。這也與跟作者的出身有關:郭敬明是由貧致富;曹雪芹則是世家子弟,心態自然不同。
脂硯齋在《紅樓夢》里的批語,精準地剖析出這種區別:“此處則一色舊的,可知前正室亦非家常之用度也。可笑近之小說中,不論何處,則曰商彝周鼎、繡幕珠簾、孔雀屏、芙蓉褥等樣字眼。”
之所以提起這個,是因為健銘最近看到很多修復古董表的事,有人覺得古董表最好保留原樣;有人覺得舊的表應該要修一修,拋光打磨一下。而健銘的看法跟《紅樓夢》一致,就是:如果你手上有老表、二手表、古董表,那么要盡可能地保留它的原有風味,這不會顯得掉價,反而會有代代傳承的貴氣。
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的問題:老表的修復,修到什么程度才最恰當?如果自己心里沒點數,全由修表師傅做主,那修出來的樣子恐怕不能盡如人意。因為有些師傅可能只是把修表當做恰飯的手藝,只要修好就行,不關心美學效果。
表殼
老表的表殼很多都被劃成勾勾道道的,嚴重點的可以說是“伊拉克成色”(特別是某些老軍表)。對這樣的表殼,要不要做一下拋光修復?
拋光前后對比
這時候,要從兩個維度去衡量:一是牌子;二是用途。
如果這塊表是知名品牌的表,比如萬國的老軍表,勞力士的老水鬼,老鋼迪等等,建議別拋光,萬一拋了反而會貶值。因為很多玩家就喜歡收一些原汁原味品相的名表,借用B站的一句彈幕來說,拋光后就“沒內味了”。
如果是不知名的平價品牌的老表,則沒有那么多限制,可以拋光“微整”一下,因為這種表本來的金錢價值就不高,拋光了也沒啥影響。
另一個維度,則是用途。如果你是打算繼續戴,那么可以考慮拋光,戴個“大花臉”太沒牌面;
如果打算拿去賣或者收藏傳家,別拋,原原本本地留著它的原貌最好,這里的每一條劃痕,也許都有它的故事和價值。
表鏡
表鏡的情況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純的花了,這種無需更換;第二種是裂了,這種必須要換。
跟表殼不一樣,表鏡出現較嚴重的損傷,是能影響到手表內部的。水汽或灰塵等污垢如果通過這些“傷口”滲透進表鏡,就會威脅到手表內部的零件,造成更大的損失。
所以,這時候就別管“換掉就沒內味”的鬼話,麻溜滴趕緊滴去換,而且大品牌的話,最好是原廠的表鏡,確保嚴絲合縫。
表圈&按鈕
表圈對一只表的顏值來說比較關鍵,但對手表的實用性能影響不大,你應該不會戴著一塊70年代的老水鬼去游泳吧……所以,就算花了,也沒必要換或者修復。保留原味最好,保值。
表冠和計時按鈕就不一樣了,這些部件壞了,會影響到手表的正常使用甚至是牽連到其他零件,是應該要修復或者更換的。如果換了,可以問問能不能把舊的件送還給你,以備萬一。
防水膠圈
如果手表的年紀較大,那手表的防水膠圈大概率是要換的,因為這個部件很容易變脆、開裂或者粘在一起,影響手表的防護性能。道理很簡單,就不多說了。
表盤&指針
表盤和指針,不管破舊到什么程度,都盡量保留原樣。別說換,就連修復也不要輕易修復。因為這是一只手表外觀設計的重心,最輕微的改動也會影響整只表的美學表現。
很簡單的道理,手表非常精細,指針一毫米的長度變化,也可能使得表的氣質截然不同。
所幸,有表鏡和表殼的保護,表盤及指針受損的幾率較小,大部分老表都能保持完好。最常見的問題,是夜光涂料脫落。這種問題也好解決,讓修表師傅做一下保養即可。
機芯零件
這應該是最復雜的部分了,一篇文章很難講清楚。比較通用的思路是,如果機芯零件壞了,盡快修或換,最好是原廠。
因為機芯的零件損壞是會“傳遞”的,比方說一個零件壞了,無法正常運作,可能就會引起相鄰零件的磨損,一環一環發生連鎖反應,跟多米諾骨牌似的,到時候一整個機芯都有“淪陷”的危險。所以,如果發現損壞,必須盡快修or換。
這道理對老表、對新表都是一樣,發現損壞,不要有“拖延癥”,不要覺得誤差不大還能戴戴,殊不知,不去治,小病變成大病,誤差會越來越大。
最后
玩老表,玩古董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很多新手表友一頓操作,毀了一只好表的原本價值,實在可惜。無論是修復還是更換,每個操作都是不可逆的,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性格,80后、90后、00后的思維與氣質都不一樣,一代表也有一代表的性格。把玩老表,藏、修、改都是樂趣所在。從前的侯門貴族都那么喜愛老物件、舊物件,恐怕也是同樣的原因吧。
本文來源自萬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