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搞手表的有多受傷?
相信絕大部分表友都開始復工了。這波疫情對很多行業都有影響,包括手表行業。那么,影響到底有多大?
綜合各界的分析,疫情對手表行業的影響主要是這幾個方面:
第一,使中國消費者的手表消費降低了很多。對于很多手表品牌來說,這一點相當致命。因為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常年占據世界手表市場的前幾名。中國市場的冷凍,預示著手表品牌的寒冬。
比如,根據瑞銀集團的預測,假如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的消費量下降20%,LVMH和愛馬仕等商家的每股收益將下降3%,歷峰集團和巴寶莉則分別會下降7%和7%。
而在這段時間,中國市場的消費下降很快。伯恩斯坦(Bernstein)全球奢侈品市場分析師盧卡·索爾卡(Luca Solca)表示:“大多數(奢侈品)品牌的銷售額為零或下降了至少80%。”
要注意,這是在新年期間。按以往經驗,這是一個購物旺季,原本會給手表商帶來一大波營收。現在,打了個折扣。
第二,除了消費者層面,商家層面的經營活動也必須暫時改變。大量表店和工廠都停止營業,延遲復工,這對于表商的線下銷售、服務和供應鏈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比如,開云集團首席執行官弗朗索瓦·亨利·皮諾特(Fran?ois-HenriPinault)在開會時就表示,考慮到疫情影響,集團在中國地區的門店有一半左右已經停止營業,剩下的也在調整營業時間。
綜合消費者與商家兩個方面來說,手表行業的短期損失可說是相當之大。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注意到,一些手表行業的公司集團都在積極為抗擊疫情捐款。國內的有萬表網,國外的有LVMH集團、歷峰集團、開運集團等。本質上,這是利人利己的好事,疫情早日結束,消費者和商家都會更好。
不過,在這波沖擊中,商家的受損程度也有區別。對于那些已經建立起穩固的實力和口碑的行業巨頭來說,損失相對小些,而且屬于短期的、可控的范疇,例如LVMH集團、勞力士集團等。對那些處于中下游位置的品牌,打擊才是真的痛。
當然,最后還是樂觀的聲音占了多數。小編注意到,無論是媒體還是表商,很大一部分都表示波動只是暫時的,相信曙光很快就會到來。
是啊,無論黑夜多么漫長,當指針滑過6、7點,太陽總會出來的。
本文來源自萬表網